簡要描述:呼吸合胞病毒動物模型構建:呼吸道合胞病毒(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, RSV)是導致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,構建合適的動物模型對研究其致病機制、免疫應答及藥物/疫苗評價至關重要
相關文章
Related Articles詳細介紹
動物種類 | 適用場景 | 優(yōu)缺點 |
---|---|---|
棉鼠 | 經典模型,支持RSV高效復制,模擬人類病理特征(細支氣管炎) | ? 高病毒載量 ? 需特殊飼養(yǎng)(無病原體環(huán)境) |
BALB/c小鼠 | 廣泛用于免疫機制研究,對RSV敏感(需幼鼠或免疫抑制處理) | ? 成本低、工具鼠品系多 ? 病毒復制有限(需高滴度接種) |
恒河猴 | 接近人類感染,用于疫苗臨床前評價 | ? 生理相似性高 ? 倫理和成本限制 |
雪貂 | 研究RSV與流感共感染或氣道生理變化 | ? 呼吸生理接近人類 ? 病毒適應性需驗證 |
毒株選擇:
實驗室株(如RSV A2、Long株)或臨床分離株(如RSV B/ON1)。
病毒擴增:HEp-2細胞培養(yǎng),滴度≥1×10? PFU/mL(空斑試驗驗證)。
接種途徑:
麻醉動物(異f烷),垂直滴鼻(50 μL,含1×10?–10? PFU病毒)。
幼鼠模型(<7日齡):無需麻醉,直接滴鼻(3–5 μL)。
鼻內接種(最c用):
氣管內接種(精準下呼吸道感染):需手術暴露氣管,注射病毒液(適用于棉鼠或猴)。
病毒載量檢測:
采集肺組織(感染后3–5天峰值期),勻漿后qPCR檢測RSV N基因或噬斑試驗。
病理評估:
肺組織H&E染色:細支氣管周圍炎癥、上皮細胞壞死評分(0–4分)。
免疫組化:RSV F蛋白染色定位病毒分布。
免疫應答分析:
肺泡灌洗液(BALF):細胞計數(shù)(中性粒細胞/淋巴細胞)、ELISA檢測IL-6、IFN-γ等。
脾臟/淋巴結:流式細胞術分析T細胞亞群(CD4+/CD8+)。
免疫抑制預處理:
環(huán)磷x胺(100 mg/kg,腹腔注射)或抗IFNAR1抗體(阻斷I型干擾素應答)。
幼鼠優(yōu)先:<7日齡小鼠因免疫系統(tǒng)未成熟,病毒復制更顯著。
高滴度病毒(≥10? PFU/只)或免疫缺陷鼠(如STAT1?/?)。
繼發(fā)細菌感染:RSV感染后接種肺炎鏈球菌(模擬臨床并發(fā)癥)。
攻毒實驗設計:
免疫后4周接種RSV,比較肺病毒載量(疫苗組 vs 佐劑對照組)。
注意:甲醛滅活RSV疫苗可能引發(fā)Th2型免疫偏移(嗜酸性粒細胞浸潤)。
生物安全:RSV操作需在BSL-2實驗室進行,動物飼養(yǎng)需獨立通風籠具(IVC)。
對照設置:
陰性對照(PBS接種)、滅活病毒對照(評估非特異性炎癥)。
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:
體重下降(>20%需安l死)、呼吸頻率(全身體積描記法)。
產品咨詢
郵箱:yilaibo@shyilaibo.com
地址:上海市寶山區(qū)長江南路180號長江軟件園B650